最新新闻:

基金经理把脉2022年后续基金市场投资机会(组图)

时间:2022-05-07 09:15:14来源:网络整理

2022年A股市场波动较大,尤其是3月份,会有较大的回撤。大量股权基金净值严重亏损,不少基民心忧。

面对重大冲击,资金该如何配置?是时候“买底”了吗?如何调整您的基金投资布局?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基金经理,对基金布局的“迷宫”指点。

他们是博时基金多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麦晶,

神爱之前的平安基金经理

前海开源基金FOF基金经理秦轩

创金和信基金FOF投资部负责人尹海英

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

这些基金经理把握了2022年后续基金市场投资机会的脉搏。他们认为,目前没有一种资产能够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内反映相对一致的价值或风险。因此,建议使用相对平衡和中性的策略。从2-3年的角度来看,也有可能逐步少量分配配置成长型的高绩效主动股权基金。

平衡中性的资金配置策略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您认为应该如何配置资金?投资者关注哪些类型的基金?

麦静: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合理,债券收益率也处于中性水平。港股估值偏低,但短期波动较大。 ,长期反映相对一致的价值或风险。在此背景下,建议采取更加平衡、中性的资金配置策略。

如果投资者难以判断一个配置如何平衡,或者不知道哪种配置对他们来说更中性,那么符合他们风险偏好的 FOF 基金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资金可用于长期投资和养老金投资的投资者来说,现在也是开始开发固定投资型养老金FOF的好时机。目前资本市场形势复杂,短期波动较大,但随着长期投资价值因波动而增加,养老金FOF尤其是目标日养老金FOF的持有期通常为3年或5年通过固定投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短期波动,长期持有可以实现股权资产的长期价值。

在上帝的爱之前:当前市场可能处于震荡和磨底阶段。建议分阶段进行资金配置,现阶段逐步增仓。因为长期来看,这个仓位的中长期收益可能是可观的,但短期市场可能还是比较疲软,一些不确定性还没有消除,底部存在一些波动风险震惊。

我认为一些短周期和资源型基金的表现可能会更好,但要注意大宗商品今年可能是一个见顶的过程,可能不适合持有太久。一些光伏基金、新能源基金、医疗基金等从中长期来看是逐步入市的时机,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基金可能基本面偏左,但今年需要密切关注疫情和政策拐点,恰逢其时,也是逐步进入市场的较好时机。此外,一些优秀的主动管理策略基金中长期表现可能优于单板块基金。

郑源:我们认为配置资金是一种比较长期的投资。因此,无论我们站在哪个市场时间点,我们总是相对倾向于配置对长期收益中等偏向、中低风险的基金。从当前宏观经济周期阶段来看,库存周期和产能周期均处于收缩阶段,股权资产将承压较大,表现不佳。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宏观调控往往采取一定的逆周期政策,包括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固定收益资产有利,表现较好。长期来看,我们仍建议投资者关注稳健的股票型基金,可以适当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另外,如果对投资资金有较高的流动性需求,也可以关注短期债权和货币资金。

谭轩:由于今年最大的核心变量来自美联储加息和缩表,无风险收益率的上升将压缩股票资产的估值,尤其是高估值资产。因此,今年基金配置的总体基调是以防为主,建议在基金配置上以均衡配置为主,控制股票型基金的总敞口。

结构上推荐三类基金:

一是硬核科技基金,包括高端制造、战略军工、自主可控供应链等。

其次,资源开采(工业金属、稀土、贵金属)基金和农业基金受益于通胀上升。

第三个是高分红基金。

尹海鹰:目前在进行资金配置时,建议短线防御与长线布局相结合——不仅要看到短线市场的风险可能不明显,更应该不要太激进;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优质的投资轨道,比如新兴技术或者基础制造业的龙头,已经逐步进入了合理的性价比区间。投资者可关注具有长期投资逻辑的基金。其中,持仓稳定、眼光长远的基金策略尤为可贵。

长维成长型基金可分阶段逐步添加

中国基金报记者:如果要布局主动型股票基金,今年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我该如何选择?

麦静:今年可以将主动型股票基金配置为定投模式,不仅从未来三年的角度来看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也有助于避免短期波动带来的心理压力过大在固定投资品种方面,可以重点关注价值型基金和港股型基金,下半年进一步包括固定投资的成长型基金。

在上帝的爱之前:显然,今年成长型基金的跌幅更大。在这个职位上,我倾向于从渐进式和阶段性进入的角度来选择成长型基金。虽然短期内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很多成长性行业出现了比较大的跌幅,反应也比较多。这是一个寻找底部的过程。一些行业今年表现得太好了,但未来的增长还不够。只是估值在修复和波动。可能在求顶过程中。

因此,如果中长期维度是2-3年,我建议逐步逐步加入一些成长型基金。在选择主动型股票基金时,我建议投资者评估其相对回报和超额回报。相对超额收益与市场和同类基金的比例进行比较。上涨时领先,下跌时适中。继续创造超额回报。市场的涨跌很难准确预测,但只要优秀的基金经理在6-12个月的维度上持续保持超额收益,那么其投资性价比就比较显着了。

郑源:在投资股票型基金时,我们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只根据基金的历史收益选择短期收益最高的产品。

从我们对基金产品的理解来看,短期内表现最好的产品,往往意味着该产品在某个权益资产的某个细分领域中的地位较高。这通常意味着该产品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可能会面临大量的净资产缩水。面对今年宏观经济背景,我们认为今年应重点选择稳健均衡的产品,同时兼顾产品净值的增长和波动,具有良好的风险收益特征,坚持长期持有。

谭璇:今年要布局主动型股权基金,控制高价值赛道的总仓位。专注于前面提到的硬核科技基金;受益于通胀上升的资源开采(工业金属、稀土、贵金属)基金和农业基金,以及高分红的分红基金。

尹海鹰:今年在配置主动型股票基金时,建议选择逢低买入的固定投资策略。当市场因地缘政治、疫情等外部因素而处于调整状态时,良好的投资标的受风险偏好影响普遍被低估。逢低投资,稳住波动的投资方式,都是加分项。

目前整体股权估值合理

身价下跌时去“赎回”要小心

中国基金报记者:不少投资者的股票基金净值出现下滑。你认为现在是“赎回”它的好时机吗?

麦静:投资者配置股权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资产增值,而股权资产将是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最具增值潜力的资产,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个人投资类型。资产。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投资者应该赎回的情况只有两种:一是因现金流原因不得不赎回。对此,建议投资者在开始投资股权时,应充分考虑本次投资的期限。股票基金必须需要长期投资。如果因流动性原因不得不赎回市场,则得不偿失; 2 那是股市泡沫的时候,通常是在 2015 年,当时市场估值极高,情绪也很疯狂。

目前回看,目前整体股权估值合理,显然不是泡沫阶段。虽然未来行情还是会出现波动,“风险出来了无风险收益率与股票价格,机会就出来了”,未来波动的可能性更大,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逐步配置股票型基金的机会,建议大家通过定投方式进行.

郑源:从风险的角度来看,股票基金本身可以根据预期风险的高低分为不同的类别。我们认为风险相对较高的股票基金不应成为普通股票投资者的重点配置品种。投资者应多关注那些长期表现稳定的产品。当然,如果此类基金出现净值大幅下跌的情况,我们认为面对这种情况,与其赎回这些长期稳定的基金产品,还可以考虑积极逆势配置此类产品。长期来看,这类产品的投资体验往往更好,让普通投资者坚持长期持有。

秦轩:对于沪深500、沪深1000等大盘指数,目前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不宜现在赎回。对于一些估值较高的行业基金,需要具体情况。分析,分析行业未来的繁荣,然后做出判断。

尹海英:我觉得有必要具体分析一下。总体来说,经过前期的调整,现在市场处于低位,目前的赎回时间并不是一个好时机。但产品的具体投资方向也要分析清楚,对不良轨道或劣质基金的投资还是要及时停止。

短期内,不宜盲目“买底”恒生科技

建议采取固定投资方式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以来香港市场表现低迷,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出现较大跌幅。你觉得有“买底”的价值吗?

麦静:港股市场同时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在美联储加息预期、资产负债表缩表、俄乌冲突不期而至的背景下,香港股市出现了非常极端的下跌。从长期来看,港股的估值已经充分弥补了各种风险因素。港股目前处于底部区域,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不过,中短期来看,港股盈利能力恢复尚需时日。周期性的情绪波动和海外资金的流入流出,也可能在未来带来更大的波动。处于长期底部但短期逆风的资产具有“逢低买入”的价值,但应避免一次性的短期“买入”行为。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开始定期投资港股基金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秦轩:恒生科技主要投资国内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为公众提供便捷的通讯、消费、出行工具,提高社会生产力,长期来看具有可观的投资价值。对于这类已经处于估值底部区域,但上涨趋势尚不明确的指数,建议采用定投方式,每期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平开底部区域的仓位,可以保证开仓的平均成本低。

尹海鹰:香港市场对应的是中国一批优质的科技公司。尤其是在行业互联网公司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些国内一流的公司选择在香港上市。目前,香港股市处于被低估的水平。有一些具有长期生命力的互联网公司,其投资价值已经进入了值得关注的范围。

“固定收益+”也有波动

需要降低盈利预期

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不少“固收+”产品也出现了净值下滑的情况。你认为投资者应该怎么想?值得设置吗?

麦静:固定收益+产品可以满足收益目标高于债券投资但波动承受能力低于股权投资的投资者需求,且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在该类别中具有风险偏好。因此,对于投资而言,Fixed Income+是一种值得部署的资产。

但同时,也要认清固定收益+的“加号”是怎样的。不同的管理者可能有不同的策略,但总体而言,固定收益+的“加”主要来自股票和可转债(过去低风险套利也有“加”的来源),而这些的波动性两类资产远大于债券,所以投资固定收益+产品,一定要理性看待这些产品的收益和波动特性。认知。

在过去的几年里,投资者经历了“非标非标衍生高收益,几乎只是交换固定收益产品”的消失。在“理财产品净值化”的趋势下,他们开始被动接受波动。

但直到现在,大家可能还难以接受收益与波动之间的客观关系:因为股票、债券、可转债在过去两三年表现良好,而在此期间,很多偏债混合基金依赖于新的投资。加厚大大改善了风险收益特性。投资者无法避免线性外推。带来4-5%回报的产品应该没有或只有轻微的波动,6%以上的回报很容易,8-10%的固定收益+最大回撤不过是2-3%的假象。

但实际上,从收入方面来说,你可能需要降低对“固定收益+”的期望。毕竟利率水平比过去明显下降,也就是固定收益部分的收入垫变薄了,新的套利空间基本消失了,股票和可转债市场也不能一直成为牛市;在波动方面,大家需要提高对波动的容忍度,认识到资产本身的正常波动并不等同于风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活在这些“固定收益+”的产品中,最终达到“加”的目的。

郑源:作为净值产品的一种,“固定收益+”产品也具有净值波动的特点。因此,此类产品净值的退出是市场变化的必然表现。当然,一般来说,“固定收益+”产品往往会将较高比例的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而较低或极低的比例则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因此,从理论上的风险预期来看,此类产品的波动性应该远低于普通股权资产。但是,这样的配置方式也直接导致此类产品的净值波动与固定收益资产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当固定收益资产下跌时,它们也表现不佳。从长远来看,我们认为固定收益资产仍然是低波动性或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首选资产类别。因此,对于这类投资者来说,“固定收益+”产品也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

秦轩:目前,由于新品销售收入下降,“固定收益+”产品的净值也有所下降。从今年来看,新增销售收入的减少(但从今年来看不是零)已经是一个大趋势。 ,“固收+”基金的先天优势也被稀释。但在理财产品收益下降的大趋势下,“固收+”基金仍有投资价值。他所申请的投资群体为具有中等风险需求和一定股权投资需求的中等风险投资者。首先,“定息+”基金债券部分的静态息票有2-3%的静态息票,加上少量新增收益,在权益部分不亏损的情况下20%以上,仍能保证一年维度的正收益,二来股权资产下跌后,投资价值逐渐凸显,盈亏率有所提升。

对于可以接受回撤4%左右,追求年化回报7-8%左右的投资者,“定息+”基金是不错的投资标的。

尹海英:今年是股票和债务高位开局的一年。股市随后的下跌是受到内外部因素共振的影响。一个好的固定收益+产品会配置一些具有长期质量的股权资产。因此,如果没有办法对股票和债券形成有效的对冲,就会出现更明显的损失。但是,这些情况不应减损优质固定收益+产品的长期盈利能力。从历史上看,股票和债券承压的市场环境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调配资金时注意职位结构

此时不宜贸然入场

中国基金报记者:能否谈谈目前基金布局中应注意的风险点?

麦景:不要短线投资,避开高价值品种,做好承受一定波动的心理准备。

在上帝的爱之前:今年的主要风险是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一是外部俄乌战争的演变和影响;二是内部疫情对经济的抑制和变化。市场相对弱势,震荡底部,磨底。随着这些不确定因素的明朗化或影响减弱,市场有望好转。

郑源:过去2-3年,公募基金行业出现了部分资产“集聚”的局面。这导致某些股本资产的估值出现泡沫。一旦这些资产的泡沫破灭无风险收益率与股票价格,这些资产往往会经历一个大而长期的估值消化过程。投资基金时,应重点关注这些基金是否在这些估值泡沫的资产中持重仓位,避开关键点。不能根据过去的历史业绩水平盲目做出简单的选择。

谭轩:现在的股市波动很大,不适合一次性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可以采用定额投资的方式进行分期投资。其次,部分赛道和行业仍处于杀价阶段。如果风险偏好低,建议避开此类行业

尹海鹰:目前在配置资金时需要注意三个重要的风险点。一是不能用历史来推断未来。市场外部环境的每一次变化,都对应着特定资产逻辑和底层结构的变化。应该重新审视,寻找未来价值高的领域,而不是盲目追随历史上的赢家。二是不要过于激进。市场虽处于低位,但仍存在未化解的风险,投资风险承受能力要审慎。三是债券等长期稳定资产。由于去年以来的经济变化以及降准降息等政策,其中一些估值处于高位。需要注意的是,稳定资产也可能存在下行风险。

本文来自中国基金报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