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馨金融】「稳健理财」的美梦该醒醒了

时间:2022-05-03 13:09:29来源:网络整理

打破僵化势在必行。

——鑫财经

牧野说/文

今年以来,在“股债双熊”的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历程,股票和基金连续下跌。就连一向“大眼大眼”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净值提现,产品亏损甚至成为普遍现象。

这让许多寻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难以接受。客户投诉从分行到总行;从地方监管局到会议;从传统的线下维权集会,到线上分组发视频,我们永远不会停止追问。

熊市是一面镜子,让投资者真正意识到过去稳赚不赔的“稳理财”产品也会亏本。事实上,所谓的“稳健理财”产品,基本都是改造后的净值产品,与以往的刚性支付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

是时候唤醒“稳健理财”的梦想了。

1

银行哪种理财产品好_银行保本理财产品 委托理财_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历程

在资管新规实施前,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新赎回产品几乎全部采用“滚动发行、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单独定价”的资金池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同一资产管理机构的所有产品基本都投资在一个统一的资金池中,几个月期限的产品往往以几年的资产为基准。到期产品的本息不是从产品持有的资产到期或变卖套现的资金中提取的,而是由新发行产品募集的资金支付。

因此,即使产品投资的资产价格波动较大,甚至资产违约造成巨额亏损,资管机构也可以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填补资金池的漏洞。 ”。如果损失过大,甚至责令清理资金池,资产管理机构或财富管理机构将自掏腰包,确保产品如期赎回。

因此,这些新赎回的产品本质上不是资产管理产品,而是资产管理机构或财富管理机构的负债。它们是影子银行业务,金融机构从公众“借”钱进行投资。

也就是说,对于投资者来说,好的体验是被金融机构违规“习以为常”的。

在本产品只换模式下,投资者获得远高于无风险利率的高回报,但风险由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承担。这很容易引发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也违背了资产管理业务“买方自负”的本质。

以招商银行为例,截至2021年底,其理​​财子公司招银理财管理规模为2.78万亿元,本期净利润为32.3亿元。而招商银行理财业务累计亏损拨备已达20亿元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历程,是招商银行理财业务利润的近7倍。

不能多说,我自然明白。

资管新规实施后,所有资管产品都进入了真实净值时代。本质上是金融机构负债的“假”资管产品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投资者真正承担风险的资产净值产品。

2

面对这一划时代的变革,不仅投资者没有改变,很多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本身也没有做好迎接变革的准备。

银行理财子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仍希望管理“低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一方面,我们千方百计控制产品净值的波动,希望净值曲线仍能走出与老产品相似的形状。

另一方面,为了保持产品的高收益,在非标资产受到严格限制、市场利率下行的情况下,需要加大对价格波动较大的资产的投资,例如作为股票和可转换债券。

银行理财子母行等理财机构仍沿用刚换产品的销售套路。为了销售更顺利,我们将千方百计最大限度地“继承”投资者对钢都产品的长期信任。混淆“预期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的概念,打着“稳健理财”的旗号,向低风险投资者销售净值每日波动、到期收益率不确定的真实净值产品。

当债市相对稳定,股市持续上涨时,这种真净值产品回撤小,持有收益可观。因此,整体而言,打着“稳健理财”的旗号,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挑战。

今年以来,债市和股市双双走弱,市场出现大幅反转。不仅基金产品震荡,银行的理财产品最终也失败了,损失惨重。

据Wind统计,3月16日是股市今年以来的低点,在过去一周披露净值的15371只银行理财产品中,过去一周出现负投资收益的有7072只,占46%。

从延长持有时间来看,15371种银行理财产品中,今年出现负投资收益的有3613种,占比23.51%。其中跌幅超过5%的有185款,跌幅超过3%的有694款,跌幅超过1%的有2104款。

银行保本理财产品 委托理财_银行哪种理财产品好_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历程

净值产品与之前刚换的产品完全不同。就像猫一样,画成老虎,到头来还是只猫,不可能变成老虎。

无论资产管理机构分阶段将产品收益率曲线与新换产品多么相似,财富管理机构应该如何千方百计将这些产品包装成新换产品,只要市场调整到一定程度,“稳定的财务管理”“我受不了了。

3

从近期的客户投诉案例来看,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净值产品不了解,产品的实际表现与投资者认为的“稳健理财、低风险”不符。

有一个典型案例可以说明这些问题。某投资者看中XX平台一只二级债券基金,评级为中低风险,近1年收益率超过5%。但买入后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总净值回撤幅度不大,约为-0.5%。

但是投资人已经生气了,说:“一开始我主要看重安全性,我当时就信了XX平台推荐的基金,看到利率和中低风险就买了。”我买的是中低风险的,高风险理财不是高风险股票,买之前没有充分告知风险,买了四天就亏了1000元,没遇到过十年都是这种情况,买之前让我还本金,别砸你的招牌。”

从投资人的诉求中不难看出,他将“近十年理财”的经验复制到本次投资中,将基金产品视为只是交换的理财产品,只看“利率” (其实这是基金的历史业绩,只代表过往业绩,与银行存款利率承诺的未来收益完全不同)和“中低风险”(其实就是中低风险不是没有风险的,还可能赔钱),我买了就买了。产品的短期损失是不可接受的。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没有改变投资习惯和对刚交换产品的看法是有原因的,但销售平台也有一定的责任。在推荐基金时,宣扬“稳健理财”,强化投资者固有的误解,却未能让投资者充分理解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

这波“稳健理财”产品虽然是很好的投资者教育,但亏损面积较大。但依靠投资者事后“交学费”来成长,显然不如提前充分披露产品风险,更能获得投​​资者的长期信任。

银行哪种理财产品好_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历程_银行保本理财产品 委托理财

关于净值产品和刚刚交易产品之间差异的困惑可能会暂时消失,但最终会被揭示出来。

4

新赎回的产品一去不复返了,但投资者仍需稳健理财,我该怎么办?

对资产管理机构而言,资管新规实施后,非标资产投资和摊余成本估值受到严格限制,无法创造高收益、无风险的产品。因此,有必要对“稳健理财”产品重新定义一个可量化、清晰的定义。

比如产品在一定持有期内的盈利概率是多少(比如产品滚动一年的盈利概率不低于95%),或者在什么市场条件下,盈利概率是多少控制产品的最大回撤?范围内(如国债利率一年内上调50bp,产品最大回撤不超过-1%)等。然后严格按照产品定位进行管理。努力实现产品风险收益的“可预测”或“高确定性”,谨慎配置高风险资产。

对于理财机构来说,如果想以“稳健理财”的名义推销净值类产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产品的未来表现,一定要谨慎。毕竟很多投资者还是把“稳理财”和之前刚换的产品划上了等号。

此时要严格控制产品的售前准入、售中投资者的适应、售后产品的风险监控;对“稳健理财”的新定义要全面、清晰地披露,产品风险要明确传达给投资者不应像以前刚换的产品那样出售净值产品,过分强调收益,做好投资者教育和陪伴。

其实,更好的选择是放弃与刚刚交换的产品深度绑定的“稳健理财”标签。投资者购买时,应明确区分该净值产品与新赎回产品。

对于投资者来说,重构自己对净值产品的认知,调整投资收益预期,是当今大多数投资者必须弥补的教训。

银行哪种理财产品好_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历程_银行保本理财产品 委托理财

过去硬性赎回的“稳健理财”产品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净值产品不会“稳赚不赔”。购买前,您需要对产品的投资策略、头寸资产结构和信用风险有深入的了解。购买后不能高枕无忧,但需要定期查看产品净值的变化和最新的投资情况。

尽管资管新规已经过渡了4年,但直到今天,“稳健的理财仍然是保证资本的代名词,在很多投资者眼里只是现金。

从表面上看,这是对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的红利。通过“稳健理财”的招牌,快速向投资者推广转化后的净值产品,增加AUM和客户数量。

事实上,这有点欺骗性的欺骗。净值化改造后,股市的波动和持有债券的信用风险必然会影响产品净值的波动,投资者最终将承担相应的风险。

刚刚得到保障的“稳健理财”门面,终究撑不住了。

“无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本质上是违背金融常识的,退出历史舞台在所难免。

昨天是清明节,让我们为过去刚刚赎回的银行理财产品上一炷香吧。毕竟,这些产品曾经为大家提供了无风险、高回报的良好投资体验。

但是没有免费的午餐。世间万物都会归于常识,投资理财也不例外。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你我都应该珍惜原创的价值,相信优质内容的力量。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