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监管部门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行近一年半后(图)

时间:2022-05-26 10:00:34来源:网络整理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行近一年半后,新举措即将推出。证券时报记者从多方获悉,监管部门拟将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改为登记制,而此前实行的是审查制,即银监会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审批。发行各银行申报的项目。

银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实施注册制旨在通过简化审核程序,进一步落实理财资金使用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对接,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工具注册发布的细节仍在讨论中。

部分平台公司有望“解绑”

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由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和管理人设立,直接以单个企业的债务融资作为资金投资,在指定的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统一托管,由合格投资者进行投资交易,通过指定渠道进行公示。规范的信息披露投资载体。

据了解,作为“非标转换”的方式之一,目前已发行的金融直接融资工具大多与此前的“非标”流通企业大同小异,且多为国企。资历较好的独资企业。,信用等级在AA以上。

作为注册制改革的一部分,工具的融资主体可能会进一步扩大,部分平台公司有望“放松”。根据《证券时报》记者获得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登记发行工作的备忘录》,拟扩大工具融资主体,允许已从政府融资平台名单中转出的主体,其实体评级在AA+以上发行工具。

某大型国有银行资产管理部人士透露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根据此前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为防范风险,银行发行的直接融资工具应尽量不涉足。在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最终实现意味着部分原有平台公司将被“解禁”。

除拟扩容融资主体外,为增强工具设计和发行的灵活性,更好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监管部门正在考虑允许保荐管理银行申报融资期限为不超过5年。投资者提前赎回权设置在期限工具项目中;可根据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设置不同的工具,已完成初步工具登记和发行的企业可申请后续工具。

不仅如此,考虑到即使在票据登记后,企业的融资需求仍会受到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监管部门考虑允许发起管理银行适当缩短票据期限,在票据获准登记后组织发行。原则上只能缩短。此外,考虑到工具定价相对市场化,为便于把握更好的发行窗口,经融资公司同意,发起管理银行可延长首期工具的发行日期至仪器获准注册后6个月内,但必须提供相关文件。

投资主体进一步扩大

监管机构也在考虑扩大该工具的投资主体。拟允许银行发行的所有开放式理财产品(包括理财计划)分别开立账户和认购工具。

“试点初期,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只允许在试点银行之间买卖,后来逐步放开购买主体,目前参与的银行有20到30家。但,每家银行只能通过银行的理财计划购买。” 一家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的负责人说。

如果最终的官方文件确实像上述那样扩大了投资主体,则意味着在参与银行和产品方面进一步放宽了认购资格。上述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扩大投资主体也是为了提高直接融资工具的流动性。

“毕竟直接融资工具是标准化产品,应该有很好的流动性。但是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由于试点初期参与者不多,工具交易量不高,所以很多都是相互持有的。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的一位负责人说。

提高工具的流动性是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在筹划开展工具的质押式回购业务。根据《备忘录》,所有已购买工具的开放式理财产品均计划供回购方用于处置工具和募集资金,所有银行理财产品均可单独开立。.

不过,上述股份制银行高管表示,估值的主要问题是开展票据质押回购业务,因为质押回购业务是新的尝试,所以估值仍需探索.

此外,监管部门也在考虑放宽对工具投资比例的限制。根据以往工具业务要求,单一计划管理人管理的所有计划持有任何工具的总比例不得超过该工具总份额的80%。但考虑到该工具处于开发初期,为便于工具顺利发行,建议设置6个月的宽限期,即工具发行后的6个月,并有理财产品持有的工具比例不限。

多位受访者表示,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改为记名发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改变目前试点的尴尬局面。据知情人士透露,截至目前,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总发行规模仅为400亿元左右。审批流程长、交易不活跃、发行成本高是阻碍该工具发展的主要原因。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