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MBA论文: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法律问题的解决相关法律风险

时间:2022-04-29 13:05:38来源:网络整理

海外并购是指一国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方式,整体收购另一国企业一定份额的股权。境外并购涉及两个或多个国家的企业、两个或多个国家的市场、两个或多个政府控制的法律制度,其中“一国跨国企业”为并购发行企业或并购企业, ” “另一个国家的企业”是被收购的另一个国家的企业,也称为目标企业。以下是一篇关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法律问题的MBA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繁荣和发展,并购的数量、规模、区域和行业不断扩大,各种法律问题也接踵而至。环保、税收、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风险也日益凸显,而我国境外投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也加剧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我国境外并购基本现状的阐述,分析我国相关法律环境和并购涉及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海外并购作为企业组建跨国集团的便捷方式,可在短时间内扩大规模和国际影响力。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进入海外市场,获取原材料,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这种方式一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力途径。但由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并购案件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法律风险和政策障碍也更加明显。现有并购法律风险的解决取决于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基本现状

企业的海外并购是由于国内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利润不断下滑,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不力,迫使中国企业不断寻求海外品牌和技术支持实现多元化经营。金融危机后,欧美企业面临流动性困难、效益下滑、资产价值触底回升等发展困难,外资企业疲软期、放宽监管和国内政策鼓励促进等因素造成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黄金时代。技术、市场原因和管理经验因素日益成为海外并购的主要市场,对外直接投资增速有所提高。自1984年我国中银集团、华润集团收购香港康力投资有限公司首次海外并购以来,并购活动一直活跃。例如,2010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完成了对沃尔沃汽车公司的收购; 2011年,海航集团收购西班牙NH酒店集团,美的电器收购开利在拉丁美洲的空调业务; 2012年,中信证券收购里昂证券全部股份,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国家电网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大连万达收购美国AMC院线公司,中国企业跨境收购力度加大。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额达772亿美元,增长14%,其中并购投资达378亿美元,占比约49%。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海外并购的数量、规模、地域和不断扩大,并购基金涉及的行业已经从传统能源行业扩展到金融行业等领域,并购公司已从国有企业扩大到许多民营企业。并购模式的参与和多元化。至此,海外并购进入全面调整和完善阶段。

海外并购通过掌握目标公司的资产和控制权实现对被收购公司的收购,利用公司现有技术、经验和品牌影响力获得所需的设备、技术、人员等重要因素,并购依托品牌拓展相关市场,整合现有资源的流动性,提升被收购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影响力是一种积极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海外并购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管理经验的积累,有利于收购公司双方与母国和东道国的共同发展。但由于海外并购的影响因素复杂,在很多情况下也有不少失败的收购。如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2008年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集团、2009年四川腾重收购通用悍马均以失败告终,70%的收购未达标。而收购往往因牵涉因素复杂而面临一系列风险困境。企业并购可能导致生产过度集中,出现垄断,失业率上升,给所在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带来双重压力,加剧社会矛盾。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往往过度集中在资源型行业。但是,由于自然资源有限,国家往往对相关企业的并购进行严格控制,给并购制造了诸多障碍,并且控制了核心技术的出口,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海外并购完成后,资本优势减弱,并购后企业缺乏综合管理和整合能力也可能导致利润下降。中国企业长期的行政领导体制往往无法协调跨国企业的管理,可能会出现人力资源的不良反应。 东道国在监管手段上往往与我国不同。对被收购企业和知名品牌进行严格规范,并执行一系列严格的法律规定。对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和国家安全的行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业设立专门机构进行反垄断审查,收购过程困难重重。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明显。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只强调对国内企业的保护,制定各种临时的、非常规的措施,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由进行严厉的收购。规定。此外,我国海外人才储备不足、国际业务管理经验和法律理解不足等限制了海外收购的进一步拓展。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环境

企业境外并购的实质是母国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取得东道国企业的经营权或控制权的产权交易。投资法律制度和竞争政策、产业政策、国家安全等复杂因素。 我国并购的主要方式是:根据企业本身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直接收购,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并购、参股中外合资企业、设立中外合资企业、并购、合作并购等方式趋于多元化。发展方向。

(一)立法理念和立法水平

随着经济发展的改革进程,我国对外投资立法理念经历了从限制到鼓励的转变。经济高速增长和外向型外向型经济战略,促进了境外投资的不断发展。 ,跨国企业集团的壮大,刺激了我国商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现有观念的刻板印象使得立法单方面侧重于引进外资,对外资企业的规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境外投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立法理念长期受社会意识形态影响,失衡。实行严格的投资管理,外汇管理审批制度严格,立法情况严重不符合实际发展。现行立法尚未形成完整的境外并购法律体系,整体观念落后;在立法层面上,我国境外投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水平较低,主要集中在国务院各部委部门规章,法律效力不足。在《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境外投资审批条例》、《境外投资国别产业指导目录》等规范性文件。海外并购立法涉及两国法律制度、政策导向和国家战略。立法涉及的因素很多,难度也比较大。在立法理念上,我国应从外向型发展出发,建立以《外商投资法》为基础的辐射监管。海外投资法律体系和税法。立法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应通过立法机构进行协调和规范。

(二)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

基于海外并购是涉及母国和东道国的产权交易,既涉及国内立法试论跨境换股并购的法律风险,也涉及国际条约。从国内立法来看,涉及公司法、反垄断法、劳动法等多重法律制度。在法律制度的支持下,从国际条约的角度来看,境外并购受国际公约、条约和协定以及其他国际法规范,如《多边投资公约》、《双边投资协定》等。因此,实施过程涉及国内外法律制度。需要分析母国和东道国的海外投资法律和相关条约。与我国国内立法相比,国际条约的规定更为详细,具有优先适用性。由于发达市场的跨境并购已形成一定规模,立法技术先进,国内立法相对滞后。 2000年以来,国内立法鼓励企业进行境外并购,以化解在外汇增长的情况下外汇储备过高带来的市场风险。境外并购法律环境的实质是指规范企业跨境投资活动所涉及的境内外规范的集合,涉及母国与东道国不同的审批形式和程序,具有跨国性。受政策、环境政策等因素影响,法律环境复杂。海外并购的双方已经达到博弈状态,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法律环境也有一定的敏感性。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境外并购基本法,相关法律规定不集中,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

企业境外并购的法律风险一般主要发生在筹建阶段、交易阶段和经营阶段,并根据并购的时间段进行区分。我国境外投资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审批制度不完善是境外并购的首要风险。此外,并购成功后在治理结构、环保、劳工、知识产权等方面仍存在法律风险。

(一)我国海外并购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海外并购立法滞后,法律制度不健全。在审批制度上,境外直接投资的审批有利于对并购进行事前监管。在我国,一般审批部门是商务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制度主要依据2009年颁布的《境外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和2004年颁布的《境外投资项目审批暂行管理办法》。与我国的审批制度。传统的行政理念使得境外投资审批趋于形式化,审批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在审批过程中,往往需要一个漫长而渐进的审批周期。具体程序复杂、效率低下,内容和功能不合理。投资主体范围确定不完整。我国的海外并购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在监管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保险制度方面,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保障东道国企业非商业风险造成的损失,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境外投资活动。我国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国内立法存在缺陷。其规定主要集中在其签署的国际条约和参加的国际公约上,保护有限。另外,境外并购保险制度没有设立专门的保险机构,我国境外投资风险承保功能主要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担,承保范围有限。

(二)国家安全审查法律风险

东道国出于国家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考虑,通常会对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提出国家安全审查,以确保境外并购的合理性。国家安全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通常通过一系列相关因素作为审查标准。美国和日本是国家安全审查严格的国家。美国成立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负责国家安全审查和评估国内公司在美国的并购。在日本,国家安全事务由西藏省设立的审查委员会审查,对可能损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并购进行强制审查。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涉及维护国家主权,其标准往往非常笼统和宽泛,难以明确界定。关于国家安全审查程序,以美国为例,一般包括非正式协商审查、启动审查、初步审查、综合调查、终审等步骤。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国家安全审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特殊行业的准入和我国国有企业的认定上。特殊产业主要是指信息技术等影响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 、食品、油等,由于行业敏感性,这些通常可能会受到限制。国有企业身份的认定是基于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差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差异。识别通常是灵活的。国企海外并购更容易在国家安全审查中承担风险,比如中海油与优尼科的合并失败。以2008年为例,企业身份的认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购审查。

(三)反垄断审查法律风险

海外并购在一定程度上是垄断的温床,往往容易影响和破坏所在国的市场秩序。反垄断审查由此应运而生,而且由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集中在能源行业,更多的横向并购更容易受到严格的反垄断审查,包括垄断协议、滥用市场行为等。经营者的主导地位和集中度。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反垄断审查。目前的反垄断审查对横向并购的规定更为严格,其认定标准主要以市场份额为依据。在反垄断控制模式方面,美国、欧盟等多数国家采取行为主义模式,而日本主要采取结构主义模式。在反垄断审查申报制度方面,美国主要采用事前申报制,而欧盟国家多采用事后注册制,如德国。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通常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密切相关。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面临的反垄断审查风险主要体现在并购选择不当。并购多为横向并购,监管较为严格;企业也可能在预申报过程中进行虚假申报。 ,导致巨额罚款。

(四)标的公司反并购的法律风险

目标公司为了避免并购,往往通过抬高股价、寻求“白衣骑士”参与收购、跳伞战略、“毒丸计划”、提高福利待遇等方式来增加收购难度,从而防止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发生。转让和反并购措施往往会增加并购的成本或降低并购的收益,给并购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五)其他海外并购法律风险

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还包括公司成功收购后的治理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环保风险、劳动保障风险等。并购后,企业与目标企业需要进一步整合,企业整合风险较多。企业应减少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避免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实现收购后的内部协同效应。在知识产权方面,中国企业应重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在以知识产权为并购对象时注意使用寿命和成本的限制,避免侵犯知识产权在共同开发中。在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往往制定了相对严格的环保标准。一旦违反,他们可能要承担巨额罚款。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大多集中在资源行业。应充分论证收购的可行性,避免陷入环保倾向。贸易保护陷阱。在劳动保护方面,中国企业应对所在国相关劳动保护法律、基本情况、国家政策、通用标准等进行全面检查,避免发生纠纷时劳资矛盾升级。 ,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矛盾。分歧可能导致工人罢工,甚至可能导致事件政治化。因此,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也应警惕因劳动法差异带来的法律风险。

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全面建立境外投资法律制度

我国海外并购的发展需要一个全面完善的投资法律体系的支持和保障。首先要建立企业境外并购法律制度,制定相应原则,完善对企业境外并购的监督管理。一是确定《境外投资法》基本原则,实现互利共赢的并购局面试论跨境换股并购的法律风险,推进技术创新,鼓励企业“走出去”,统筹兼顾。对于境外投资,我国必须制定统一的《境外投资法》,对各种投资行为作出一般规定,对境外投资,特别是指导原则、理念、理念、主体、主管部门、审批制度、外汇管理、对保险制度、救济制度等进行全面规定。此外,应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如:《境外投资监管法》、《环境保护法》、《境外投资保险法》等配套法规和措施至于境外并购纠纷的解决机制,一般通过诉讼、仲裁、谈判、调解等方式解决,必要时也可通过国家外交途径解决。海外并购往往涉及两个以上国家,应积极推动签署双边或多边条约。关于境外并购的审批制度,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简化审批程序,由审批制过渡到备案制,建立统一的审批机构,行使境外投资审批权限。降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我国也应尽可能完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为中国企业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制定《境外投资保险法》。

(二)反垄断法律风险防范

反垄断法风险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常见的风险。因此,首先要对所在国的反垄断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对反垄断审查和安全审查有详细的了解。为规避并购的法律风险,我国在修改国内立法的同时,应积极与其他国家签订贸易保护协议,将保护义务提高到国际法的高度,防止东道国滥用反垄断法。垄断法。其次,我国还应加强反垄断审查制度建设,确立对等原则,规范他国与我国之间的并购,形成反垄断博弈,保护中国企业的相应利益。此外,企业还应善用反垄断审查的免责制度,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反垄断审查。

(三)其他法律风险的防范

在海外并购过程中,还应加强知识产权、环保、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风险防范。在知识产权方面,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培养相关管理人才,建立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注重技术创新,严格遵守环境标准,切实提高所在国环境保护水平。充分研究保护法律法规,规避环境保护法律风险;在劳动保护方面,全面了解所在国相关劳动政策、法律法规和劳动文化,调整企业组织管理结构,制定劳动保护总体战略,及时解决劳动问题。矛盾冲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成功的企业并购还应注重组织、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的整合,提高企业的整体凝聚力,防范经营阶段的法律风险。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