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0-08-05 12:50:34来源:互联网
比如小额金融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尚未建立,导致众多中小企业不得不疲于奔命平衡各方债权人利益,无力救助企业摆脱经营困境。其中最常见的现象,是不少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存在多头借贷状况,一旦出现某笔贷款逾期,众多金融机构会迅速想尽办法“冻结”企业大量资产以保护贷款安全,如此各债权人闻风赶来追债,令企业主花费大量精力平衡各方利益,根本没有力气整合资源恢复生产与自我造血能力。 此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长效机制尚未完善,令部分银行一面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一面却在收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门槛。其结果是大量贷款流向地方优质中小企业或大型企业下属中小企业,无法令更多中小企业受益。与此同时,尽管地方政府担保机构致力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但银行与地方政府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比例不均,加之尽职免责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双方都竭力避免坏账出现,将担保性贷款服务对象集中在少数经营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 尽管当地银行出台了多项面向中小企业的纯信用贷款产品,但他目前能使用的,只有税金贷(即根据企业上一年税收状况敲定信贷额度,且一家银行信贷上限不超过100万元),如此他必须寻找多家银行寻求税金贷,才能勉强满足企业扩大生产的资金需求。相比而言,那些具有大企业股东背景、或拿到政府订单的当地中小企业就能轻松拿到地方政府担保机构的担保额度,一家银行就能轻松提供数百万贷款。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1-11-01 11:09:53
2021-11-01 10:09:53
2021-11-01 09:09:52
2021-11-01 08:09:53
2021-10-31 19:09:53
2021-10-31 18:09:53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1-11-01 11:10:09
2021-11-01 10:10:07
2021-11-01 09:10:06
2021-11-01 08:10:09
2021-10-31 19:10:05
2021-10-31 18:10: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