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经济”社论丨激发微观主体融资需求,进一步呵护稳定经济增长

时间:2022-08-17 08:10:16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天,财经视野小溪给大家讲讲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社论丨激发微观主体融资需求,进一步呵护稳定经济增长》。

在降息的同时,央行对8月MLF进行缩量续作,后续MLF可能继续缩量,释放边际收敛信号,引导流动性回归合理充裕水平。

近日,央行超预期采取降息的逆周期调节举措,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激发微观主体融资需求,提振市场信心,显示出对稳定经济增长的呵护。

央行最新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新增了“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新提法,表明下半年央行面临的政策目标将更加多元化。鉴于经济修复尚不稳固,房地产等潜在风险犹存,货币政策下半年的重心仍在于稳增长,但同时要兼顾通胀和外部平衡,并将着力引导资金投入经济转型重点领域,增强经济中长期发展潜力。

第一,兼顾短期和长期,稳增长是当前重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长期追求目标。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稳经济的重要制约。在“国内消费恢复面临居民收入不振、资产负债表受损和消费场景受限等挑战,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还存在一些难点堵点,服务业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青年人就业压力较大”环境下,稳经济还需付出艰苦努力。而当前稳经济的重点,就在于做好疫情的常态化防控,防止简单化、一刀切,继续落实好前期出台的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消费刺激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最重要的是发挥好基建的投资托底作用、稳定好房地产融资链条、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进而在政府加杠杆之外,提升居民和企业加杠杆意愿,避免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因此,年内通过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全力支持基建投资、继续鼓励各地“因城施策”通过一揽子举措全力稳地产、加大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是短期内政策要引导的方向。

而长期来看,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信贷增长需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相适应,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未来,一方面,把握好传统驱动力和新兴结构性潜能间的关系,“破立并举、慢破快立”,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新兴增长点的培育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抓紧有利时间窗口“立”,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投入实体经济转型重点领域,挖掘绿色投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结构性潜能,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第二,兼顾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以降息激发实体融资需求,以流动性边际收敛提前预防通胀走高。从经济基本面看,刚刚发布的7月宏观数据显示,工业生产、消费和投资增速较上月全面走低,显示经济恢复边际有所放缓。

从金融数据看,7月信贷和社融增量不及预期,总体弱于季节性,表明实体部门融资意愿依然较弱。因此,央行8月15日超预期采取降息的逆周期调节举措,旨在提振市场信心,呵护稳增长。

但同时,在全球通胀水平持续高位运行、我国面临结构性通胀压力的挑战下,为避免陷入类似国外经济体的“滞胀”风险,央行也将“走在市场曲线之前”,对未来物价走势的边际变化保持高度关注,未雨绸缪做好政策安排。保持币值稳定成为首要目标,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兼顾把握好稳增长、稳物价的平衡。为此,在降息的同时,央行对8月MLF进行缩量续作,后续MLF可能继续缩量,释放边际收敛信号,引导流动性回归合理充裕水平。

第三,兼顾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以我为主”稳经济,关注外部稳汇率,找到最优平衡点。今年以来,在通胀高位运行下,主要发达经济体不惜以经济衰退为代价,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开启大幅度的加息缩表进程。在此环境下,我国央行仍主动采取降息等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以刺激需求,加快政策落实,提升政策传导效率,积极扩大内需、稳定有效投资,充分体现了“以我为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

同时,考虑到全球经济步入衰退和货币政策紧缩周期,我国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的外部约束趋紧,为此需“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国内流动性宽松需以平稳的跨境资本流动形势为前提,不能太宽松,如果利率太低,会影响汇率。此外,要注重做好国内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防范输入性风险,避免出现股、债、汇等金融市场的风险共振。

好了,关于社论丨激发微观主体融资需求,进一步呵护稳定经济增长就介绍到这。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您喜欢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