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疫情”展望2023:期待刺破黎明那束光

时间:2022-12-15 08:10:47来源:证券时报

今天,财经视野小溪给大家讲讲来自证券时报的《展望2023:期待刺破黎明那束光》。

【磊落抒怀】

2023年是疫情后的经济恢复、社会调整时期,只有全力全速转向经济建设,才有可能抑制负面因素的发酵和扩散。

郑磊

局面复杂的2022年即将画上句号,预计中国今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接近4%。2023年的宏观经济更难测算,除了国内因素,还需要考虑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可能造成的影响。欧洲深陷地区军事冲突和深度衰退的双重困境,债务问题仍高悬头顶,随时有失控风险。面临能源和劳动力高成本的欧洲企业正在想方设法突围,而与其经济联系紧密的美国为了自保,也在加大力度吸引企业和资金回流。美国经济2023年跌入萧条是大概率事件,不确定的是经济下跌的速度是否过快,这实际上限制了美联储加息缩表的空间。尽管经济衰退会阻止通胀继续上涨,但不必然会让通胀率快速下降,持续一段时间的“滞涨”也是一种可能。

环顾其他经济体,美国加息的联动作用是促使其他各国跟进加息步伐,各国债务压力上升的速度和幅度不同,耐受力也不同,如果在联结较多的“节点”出现债务、股市、房地产市场或汇率崩盘,触发的连锁反应在目前情况下将更难采取国际协调行动进行有效控制。这样的薄弱节点有很多,如日本、土耳其、欧元区一些国家、英国等。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大面积陷入衰退萧条,内需和外需都将明显减弱。疫情造成的对企业经营主体的损失,在恢复阶段会表现得更明显,规模也更大。低收入和经济增长缓慢叠加通货膨胀,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中国经济在三年疫情期间的表现优于其他国家,但是,中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增长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综合目标。2023年,期待中国GDP增长率能够走出谷底,实现超过5%的增长。尽管扣除今年低基数的影响,这个增长幅度不算大,可能不足以解决就业问题,但是短期内实现更高增长是不现实的。预计2023年会出现投资和消费的反弹,相对于2022年较低的基数,这两方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明显。影响私营企业投资信心的因素仍存在,新旧基建、房地产等大项目投资的占比较大。

2023年是“一带一路”构想提出的第十年。中美关系改善存在不确定性,对外贸易和投资要应对全球供应链的新变化趋势。尽管一些制造企业在向其他低成本国家转移,但这个过程将会持续几年,很多部件和半成品仍需在中国制造再出口。在扩大出口方面,RCEP(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国家和欧洲、中东等地区仍有空间,尤其沿着“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和增加中欧货运班列路线和班次等都值得深耕。在目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扩大内需和内循环更突显其重要性。一方面居民消费表现出明显的下行趋势,普通家庭的负债增加,另一方面存款却猛增,表明财富分配在疫情时期更不均衡,以及防疫带来的人为消费抑制。在短期内,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增量而不是存量,需有效提升7亿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我们能够做到精准防疫,也应该能够精准定位低收入家庭,对其提供点对点的帮扶。民营经济作为吸收就业主力军,2023年需要更准确的金融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避免“塌方”式倒闭,修养生息,才能再次承担解决就业和缴纳税收的重任。

国内还有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是各地政府的财政收支恶化。抗疫消耗了大量财政资金。正常年景都入不敷出的一些地方政府,在疫情期间收入大幅减少,而抗疫支出却成倍增加,很多费用采用挂账、打欠条的方式,变成了金额巨大的应付款。一些造血能力不足的地方政府,也无力举债,只能依赖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而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天津、福建、辽宁等往年财政盈余的省份,2022年盈余大幅缩水甚至出现赤字(上半年31个省市亏空),能够上缴中央财政的金额减少。中央政府需要增加财政赤字,或需增加基础货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以满足各地方政府涉及民生和社会稳定安全的资金需求。

2023年是疫情后的经济恢复、社会调整时期,只有全力全速转向经济建设,才有可能抑制负面因素的发酵和扩散。

投资者在2023年将遇到非常复杂的情况。首先需要防范金融资本市场可能突发崩溃造成的冲击。目前专业人士尚未达成一致,多数观点是美股可能在上半年出现大幅下跌。而这个可能性也存在于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全球股市都将受到拖累,港股表现尤其明显。对于A股来说,逐步放松防疫,社会经济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给投资者带来了积极预期,推动股市反弹。但是,只有极少数行业能够在短期体现出经营业绩的扭转。在2023年一季度报告披露之时,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市场的检验,一些依靠预期支撑的股价将回归。投资者需要留意这个时间节点是否有可能和美股大幅下跌的时段重叠。第二是对未来长线布局的考量。2023年经济触底,何时能走出衰退是选择左侧投资时间点的关键。建议以美国股指作为参考,尤其是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美股通常会比经济复苏提前6个月左右发出上行信号,在确认之后,可以开始选择长线投资标的进行布局。这个时间点最快可能在2023年末出现(乐观假设)。第三是年内短线投资的策略。除了尽量避开可能发生的崩盘,A股一季度的主题是经济恢复预期和节假日消费,二季度可能被市场证伪。其他时段可能存在结构性机会,在这种不确定性较高的市场里,需严格遵守低买高卖不追涨的原则。短线投资者可关注2021-2022年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板块、必需消费品、医药、医疗保健、军工和部分细分科技领域,如储能、智能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疫苗等。

(作者系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行为经济与金融教授)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好了,关于展望2023:期待刺破黎明那束光就介绍到这。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您喜欢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